【无锡观察7月25日】7月,江南大学法学院“益治青春实践团”走进江苏省无锡市华庄、硕放街道,开展为期30天的社会实践。
驻守基层服务“最末梢”,厚植枝叶关情的为民初心
“上班第一天,李奶奶着急乘坐专车去定点体检医院,但不会使用手机查询相关信息。”来自法学院的贾薪玉同学回忆,由于李奶奶年纪大且只会说无锡方言,两人沟通有些困难,通过连比划带猜,最终帮李奶奶解决了问题。
据介绍,该社区老年人居多,其中很多人缺乏数字技能,遇到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相关功能时,他们会前往社区寻求帮助。
治理重心在基层,治理重点在服务。根据社区工作实际需要,队员化身“小小网格员”,值守便民服务台,做好居民接待,开展巡查、管控、处置等网格工作,数字化统计社区居民信息,走访入户关怀慰问。
“网格是最小治理单位,也是服务老百姓的最前沿。”贾薪玉坦言,这段时间的顶岗实习让她学会基层工作要真正沉下心、办实事,在帮助社区居民解决一件件小事中拉近与他们的距离。
建设“家门口”的教育课堂,打造儿童的暖心港湾
“五月初五是端阳,门插艾草香满堂,手拎粽子饮雄黄,划起龙舟庆吉祥...”社区里,孩子们正大声诵读,一堂生动有趣的端午传统文化课就此展开。
队员们身着汉服、化身“社区小老师”,讲述端午节传统文化知识,带领孩子创作端午黏土和画扇,体验雄黄画额这一传统习俗。
“今天带小孙女来参加活动。我们社区是青少年友好社区,基本每半月就会组织一堂特色课程,小朋友们都很喜欢。”居民李阿姨说。
当前,我市各街道、社区充分挖掘文化资源,深入开展特色文化社区创建工作,努力实现“一街一品”“一社区一品”的文化品牌。团队结合社区实际,以“一米高度看成长”为理念,设计汇集科技、文化、道德、普法等多元主题的社区教育系列课程,打造“家门口”的课堂,护航儿童安全、快乐成长。瞄准基层养老痛点
瞄准基层养老痛点,老青携手绽放幸福之花
“岁数大啦,现在一点都记不住事。”“早上出门前还记得要买哪些菜,到菜市场就记不全嘞!”在老年认知障碍公益筛查与科普宣传讲座上,社区老人纷纷表示有记忆力衰退的情况。
队员们结合数字筛查工具对老人的记忆力、判断力、注意力、语言技能及信息理解等认知能力进行测评,同时讲解认知症的表征及预防介护方法,手把手教会老人如何用“数字疗法”工具提高认知水平。同时,还开展法治、文艺等爱老、敬老、乐老活动,将青年活力“注入”老年群体,打造更有温度的养老“青春范儿”。
下阶段,江南大学法学院“益治青春实践团”将瞄准基层服务需求,开展菜单式、定制化志愿服务,实现青年力量“供”与社会治理“需”的精准对接,发挥青春力量促进基层之治的创新实践作用。
本文来源于:无锡观察
原文链接:http://app.wxrb.com/wxgc-h5/article.html?contentId=F30D9AFC1FE14ABA85707E7A0D433771&siteId=BDF761C7DFF141B486E34383312E1708